外牆防水知識
外牆防水是保護建築物結構完整與居住品質的關鍵,以下是幾個重要的外牆防水知識:
-
為何需要外牆防水?
-
防止壁癌與漏水: 台灣氣候潮濕多雨,外牆若沒有做好防水,雨水會滲入牆體,導致牆面潮濕、油漆剝落,最終形成俗稱「壁癌」的白色結晶體。
-
保護結構安全: 水分滲透會加速鋼筋生鏽,導致混凝土膨脹龜裂,長期下來會嚴重影響建築物結構安全。
-
維持室內舒適: 牆壁滲水會讓室內濕度升高,不僅影響居住舒適度,也可能引發過敏等健康問題。
-
-
常見的外牆防水工法
-
彈性水泥: 具有良好的彈性與防水性,常用於屋頂、浴室及外牆裂縫修補。
-
壓克力防水漆: 適用於外牆大面積塗刷,具有色彩多樣、施工方便的優點,但耐久性相對較短。
-
透明防水膠: 適用於不影響外觀的防水需求,例如已貼有磁磚的外牆,可直接塗刷,形成透明防水層。
-
-
選擇防水材料的考量
-
耐久性: 防水材料的壽命長短,決定了防水效果能維持多久。
-
抗UV能力: 台灣日照強烈,防水材料必須具備良好的抗紫外線能力,才不易老化龜裂。
-
施工環境: 根據不同的牆面材質、裂縫大小及施工難易度,選擇最適合的工法與材料。
-
-
如何判斷外牆是否需要防水?
-
觀察牆面: 若發現外牆有明顯的裂縫、剝落、水漬或白色結晶體(壁癌),就代表防水層已失效。
-
檢查室內牆面: 若室內牆面有油漆剝落、潮濕發霉或壁癌現象,很可能就是外牆滲水所導致。
-